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春秋類
易類
四書類
詩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文馀事存乎旧书郊宗地
近势可共日不共者义在必异也元始五年正月六日
辛未郊高皇帝以配天二十二日丁亥宗祀 孝文
于明
堂配上帝永平二年正月辛未宗祀五帝于明堂光武
皇帝配章帝元和二年巡狩岱宗柴祭翌日祀五帝于
明堂柴 …… (第 10a 页)
月辛亥舆驾亲祠南郊诏曰朕恭祗
明祀昭事上灵临竹宫而登泰坛服裘冕而奉苍璧柴
望既升诚敬克展思所以对越乾 元宏
宣德教而缺于
治道政法多昧实伫群才用康庶绩可班下远近博采
英异若有确然乡党独行州闾肥遁丘园不求闻达藏 (第 25a 页)
复言
旧史天文志并云北极北辰最尊者又勾陈口中一星
曰天皇大帝郑玄注周礼谓礼天者冬至祭天皇于北
极也后 魏孝文
禋六宗亦升天皇五帝上案晋天文志 …… (第 17b 页)
德初圜丘方丘雩祀并以景
帝配祈榖大享并以元帝配太宗初奉高祖配圜丘明
堂北郊元帝配感生帝高宗永徽二年祀 高祖
于圜丘
祀太宗于明堂兼感生帝作主又以景帝元帝称祖万
代不迁停配以符古义臣以为景帝厥初受封为唐始 (第 20a 页)
祭平帝从而用之故天地共犊礼之失自此始矣由汉
历唐千有馀年之间而以五月亲祠北郊者惟四帝而
已如 魏文帝
之太和周武帝之建德隋高祖之开皇唐
睿宗之先天皆希阔一时之举也然而随得随失卒无
所定垂之本朝未遑釐正恭 (第 16a 页)
 堂又无其事
隋书礼仪志天监十二年扬州主簿顾协议礼仲夏大
雩春秋龙见而雩则雩常祭也水旱且又祷之谓宜式
备斯典从之
大同五年又筑雩坛于籍田兆内有祈禜则斋官寄籍
田省云
陈氏亦因梁制祈而澍则报以少牢武帝时以德皇帝
配文帝时以武帝配废帝即位以 文帝
配青帝牲用黄 (第 51b 页)
牯牛而以清酒四升洗其首其坛墠配享歌舞皆如梁
礼天子不亲奉则太宰太常光禄行三献礼其法皆采
齐建武二年事也
文献通考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四月旱诏州郡于其界
内神无大小悉洒扫荐以酒脯年登之后各随本秩祭
以牲牢
北魏书 孝文帝
本纪太和十五年四月自正月不雨至
于癸酉有司奏祈百神诏曰昔成汤遇旱齐景逢灾并 (第 52a 页)
此诸义则四方山
川犹必享祀五帝大神义不可略魏文帝黄初二年正
月郊天地明堂明帝太和元年正月以武皇帝配天
皇帝
配上帝然则黄初中南郊明堂皆无配也宜以来
年正月上辛有事南郊宜以其日还祭明堂又用次辛
飨祀北郊而并无配 (第 25a 页)
 诏太常卿王谌令龟卜易筮南伐之事其兆遇革
世宗本纪延昌三年冬十二月庚寅诏立明堂

礼志熙平二年三月癸未太常少卿元瑞上言谨详圣
朝以太祖道武皇帝配圜丘道穆皇后刘氏配方泽太
宗明元皇帝配上帝明密皇后杜氏配地祗又以显祖
献文皇帝配雩祀太宗明元皇帝之庙既毁上帝地祗
配祭有式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庙配事重不敢专决请
召群官集议以闻灵太后令曰依请于是太师高阳王
雍等议窃以尚德尊功其来自昔郊稷宗文周之茂典
仰惟世祖太武皇帝以神武纂业尅清祸乱德济生民

功加四海宜配南郊 高祖孝文皇帝
大圣膺期惟新魏
道刑措胜残功同天地宜配明堂令曰依议施行 初
世宗永平延昌中欲建明堂而议者或云五室或云 …… (第 3b 页)
 候之书何用信也业兴曰卿若不信灵威仰叶光纪
 之类经典亦无出者卿复信不异不答
    蕙田案魏自迁邺以后遂无明堂所谓宗祀
     高祖
盖亦空言而未见诸施行者也特其前
    后议立之文散见诸传其说颇多今综录其
    有关于制度者馀并 …… (第 17a 页)
          右齐周明堂
隋书礼仪志高祖平陈收罗杞梓郊丘宗祀典礼粗备
唯明堂未立开皇十三年诏命议之礼部尚书牛弘国

子祭酒辛彦之等定议后检校将作大匠事宇文恺依
月令文造明堂木样重檐复庙五房四达丈尺规矩皆
有准凭以献 高祖
异之命有司于郭内安业里为规兆
方欲崇建又命详定诸儒争论莫之能决弘等又条经
史正文重奏时非议既多久而不 …… (第 21a 页)
 堂辟雍长安城南门制度如仪一殿垣四面门八观

 水外周堤壤高四尺和会筑作三旬五年正月六日
 辛未始郊太祖高皇帝以配天二十二日丁亥宗祀
  孝文皇帝
于明堂以配上帝及先贤百辟卿士有益
 者于是秩而祭之亲扶三老五更袒而割牲跪而进
 之因班时令宣恩泽诸侯 (第 34a 页)
于武废武配而移于成然易之配考孝经之严父历代
循守不为无说魏明帝祀 文帝
于明堂以配上帝史官
谓是时二汉之制具存则魏所损益可知亦不可谓章
安之后配祭无传遂以为未尝严父也唐至本 (第 20b 页)
    向西向拜之非是
魏书太祖本纪天兴三年二月丁亥诏有司祀日于东

礼志天兴三年春帝始祀日于东郊用骍牛一秋分祭
月于西郊用白羊一
太和十五年八月甲寅集群官诏曰近论朝日夕月皆
欲以二分之日于东西郊行礼然月有馀闰行无常准

若一依分日或值月出于东而行礼于西寻情即礼不
可施行昔秘书监薛靖等常论此事以为朝日以朔夕
月以朏卿等意谓朏朔二分何者为是尚书游明根对
曰考案旧式推校众议宜从朏月
高祖本纪太和十六年二月甲午初朝日于东郊遂以
为常八月庚寅车驾初夕月于西郊遂以为常
    蕙田案自汉以后朝日夕月之礼至 魏高祖
    
始合于经义 (第 26b 页)
 于天不合禋天之下气从天有则属阴阳若无所受

 何以宗之
    蕙田案以上挚虞六气之宗之说
  魏孝文帝
曰书言上帝六宗其文相属上帝称肆而
 不禋六宗言禋而不别其名理是一事六宗非别祭
 之名肆类非独祭之见且 (第 19a 页)
禋非祀地之用是祭帝之
 事故称禋以别之盖六宗一祭也而今圜丘五帝在
 焉乃诏祭天皇大帝及五帝于郊坛总为一位
 通典杜氏曰后 魏孝文帝
以天皇大帝五帝为六宗 (第 19a 页)
 韦玄成传玄成薨匡衡为丞相上寝疾梦祖宗谴罢

 郡国庙上少弟楚孝王亦梦焉上诏问衡议欲复之
 衡深言不可上疾久不平衡惶恐祷 高祖孝文
孝武
 庙曰嗣曾孙皇帝恭承洪业夙夜不敢康宁思育休
 烈以章祖宗之盛功故动作接神必因古圣之经往
 者有 (第 16a 页)
 峦而峦理终屈弹事遂寝
肃宗本纪熙平二年七月己巳车驾有事于太庙

礼志熙平二年七月戊辰侍中领军将军江阳王继表
言臣功缌之内太祖道武皇帝之后于臣始是曾孙然
道武皇帝传业无穷四祖三宗功德最重配天郊祀百
世不迁而曾玄之孙烝尝之荐不预拜于庙庭霜露之
感阙陪奠于阶席今七庙之后非直隔归胙之灵五服
之孙亦沾出身之叙校之坟史则不然验之人情则未
允何者礼云祖迁于上宗易于下臣曾祖是帝世数未
迁便疏同庶族而孙不预祭斯之为屈今古罕有昔尧

敦九族周隆本枝故能磐石维城禦侮于外今臣之所
亲生见隔弃岂所以桢干根本隆建公族者也伏见
祖孝文皇帝
著令铨衡取曾祖之服以为资荫至今行
之相传不绝而况曾祖为帝而不见录伏愿天鉴有以
昭临令皇恩洽穆宗人咸叙 …… (第 38b 页)
亲之义
疏宗易于下著五服之恩断江阳之于今帝也计亲而
枝宗三易数世则庙应四迁吉凶尚不告闻拜荐宁容
辄预 高祖孝文皇帝
圣德玄览师古立政陪拜止于四
庙哀恤断自缌宗即之人情冥然符一推之礼典事在
难违此所谓明王相沿今古不革者 …… (第 40b 页)
    蕙田案自汉以后唯此议为合礼
唐书褚亮传亮入隋为东宫学士迁太常博士炀帝议
改宗庙之制亮请依古七庙而太祖高祖各一殿法周

文武二祧与世祖而三馀则分室而祭始祖二祧不从
迭毁
隋书炀帝本纪大业三年六月丁亥诏曰聿追孝享德
莫至焉崇建寝庙礼之大者然而质文异代损益殊时
学灭坑焚经典散逸宪章湮坠庙堂制度师说不同所
以世数多少莫能是正连室异宫亦无准定朕获奉祖
宗钦承景业永惟严配思隆大典于是询谋在位博访
儒术咸以为 高祖文皇帝
受天明命奄有区夏拯群飞 (第 51a 页)
 (推之焚死为之不火食然则有天下国家者以是日/祀其祖考可谓不经之礼虽祖考行之而未暇革今)
 (而革之去非以从是何不可之有 魏孝文
断然行之不胶者卓矣)
礼志太和十六年正月戊午诏曰夫四时享祀人子常
道然祭荐之礼贵贱不同故有邑之君祭以 …… (第 59a 页)
 皇皇祖德穆穆其风语嘿自己明睿在躬荷天之锡
 圣表克隆高山作矣宝祚其崇离光旦旦载焕载融
 感荐惟永神保无穷
 皇帝献 高祖
神武皇帝神室奏武德乐昭烈舞辞
 天造草昧时难纠纷孰拯斯溺靡救其焚大人利见
 纬武经文顾指惟极吐吸风云 …… (第 63b 页)
    蕙田案以上北齐

北周书孝闵帝本纪元年正月乙巳祠太庙
武帝本纪保定元年春正月戊辰诏曰履端开物实资
元后代终成务谅惟宰栋故周文公以上圣之智翼彼
姬周爰作六典用光七百自兹厥后代失其绪俾巍巍
之化历千祀而莫传郁郁之风终百王而永坠我太祖
文皇帝禀纯和之气挺天纵之英德配乾元功侔造化
故能舍末世之弊风蹈隆周之睿典诞述百官厥用允
集所谓乾坤改而重构岂帝王洪范而已哉入嗣大宝

思扬休烈今可班斯礼于太祖庙庭已巳祠太庙班太
祖所述六官焉
天和三年五月庚戌祠太庙十月癸亥祠太庙
宣帝本纪宣政元年六月丁酉即皇帝位七月乙巳祠
太庙
隋书礼仪志明帝崩庙号世宗武帝崩庙号 高祖
并为
祧庙而不毁其时祭各于其庙祫禘则于太祖庙亦以
皇后预祭其仪与后齐同所异者皇后亚献讫后又荐 …… (第 66a 页)
 执燔

 皇帝献皇 高祖
奏皇夏 庆绪千重秀鸿源万里长
 无时犹戢翼有道故韬光盛德必有后仁义终克昌
 明星初肇庆大电久呈祥
  (第 67b 页)
祫禘宜存古礼高堂隆亦如肃议于是停不殷祭仰寻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一日 高祖孝文皇帝
崩其年十月
祭庙景明二年秋七月祫于太祖三年春禘于群庙亦
三年乃祫谨准古礼及晋魏之议并景明故事愚谓来 (第 26b 页)
 继祖宗窃以经义所纪人事众心虽实同创革而名
 为中兴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元帝以来宗庙奉
 祠高皇帝为受命祖 孝文皇帝
为太宗孝武皇帝为
 世宗皆如旧制又立亲庙四世推南顿君以上尽于
 舂陵节侯礼为人后者则为之子既事大宗则 (第 15b 页)
酒皆二币以
白长八尺每三年祭三代帝王及配座笾豆皆十簋二
簠二俎三牲以太牢
文献通考开元二十一年云州置 魏孝文帝
祠堂有司
以时享祭
旧唐书元宗本纪开元二十二年春正月制古圣帝明
王用牲牢馀并以酒脯充奠 …… (第 17a 页)

王汉文帝宣帝魏太祖晋武帝后周太祖隋高祖各置
三户岁一享以太牢秦始皇帝汉景帝武帝明帝章帝
魏文帝后 魏孝文帝
唐元宗宪宗肃宗宣宗梁太祖后
唐庄宗明宗晋高祖各置守陵两户三年一祭以太牢 …… (第 21b 页)
 自勉矣
文献通考乾德二年十一月太常博士聂崇义上言准
祠令周文王以太公配唐天宝七载以师鬻熊及太公
望配伏缘太公已封武成王春秋释奠望自今止以鬻
熊配享奏可
宋史太祖本纪乾德四年九月丙午诏吴越立禹庙于
会稽冬十月癸亥诏诸郡立古帝王陵庙

路史乾德四年诏置女皇氏守陵五户春祭少牢
宋史太祖本纪开宝三年九月甲辰诏西京凤翔雄耀
等州周文成康三王秦始皇汉高文景武元成哀七帝
魏孝文
西魏文帝后周太祖唐高祖太宗中宗肃宗
代宗德顺文武宣懿僖昭诸帝凡二十七陵常被盗发
者有司备法服常服各一 (第 23b 页)
 二十二代孙羡为崇圣侯晋封二十三代孙震为奉

 圣亭侯后魏封二十七代孙为崇圣大夫 孝文帝

 封三十一代孙珍为崇圣侯高齐改封珍为恭圣侯
 周武帝改封邹国公隋文帝仍旧封邹国公炀帝改
 为绍圣 (第 4a 页)
          右晋宋

北魏书 孝文帝
本纪太和十有八年春正月癸亥车驾
南巡戊辰经比干之墓祭以太牢 十有九年九月壬
辰遣黄门侍郎以太牢祭比干 (第 11a 页)
          右秦
丙申(西楚霸王弑义帝于江中/代王陈馀齐王田广元) 丁酉(齐王田/横元)

汉书高祖本纪五年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臣绾等三
百人与博士稷嗣君叔孙通谨择良日二月甲午上尊
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括地志汉高祖即位坛/在曹州济阴县界 在)
(位十二年/太子盈立)
纪元表丁未惠帝元年(在位七年太子立是为/少帝太后临朝称制) 甲寅
(高皇后/吕氏元) 丁巳(太后废少帝立恒山王义为/帝更名宏太后仍临朝称制) 壬戌(太/后)
(崩高帝子/代王恒立)
史记孝文本纪 孝文皇帝高祖
中子也高后八年诸吕 (第 36a 页)
 据周颂烈文闵予皆为即位朝庙之典于是从之

纪元表己卯东昏侯永元元年(三太是年 北魏孝文帝/
崩 子恪立是为宣武)
(帝年二年北魏宣武帝景明元于在位/三 明帝子南康王宝融即位 江陵) 辛巳 (第 6a 页)
    蕙田案宋却尊号自太宗始也
端拱二年十二月庚申诏令四方所上表祗称皇帝群
臣请复尊号不许辛酉上法天崇道文武皇帝诏去文
武二字许之

淳化三年九月乙卯群臣上尊号曰法天崇道明圣神 孝文
武皇帝凡五表终不许
至道元年十二月甲戌群臣奉表加上尊号曰法天荣
道上圣至仁皇帝凡五上不许
真宗本纪咸 (第 11a 页)